今天是第二次參加台鐵的郵輪式列車行程主要是因為舊山線復駛所以想來重遊舊地,這是我第二次前往勝興車站,經過了四年不知道當地風貌有無任何的改變,不過由於要搭乘舊山線的出發點是苗栗三義,一早就搭乘同學開的車前往苗栗,連續幾天的下雨今天卻很訝異的看到太陽。
舊山線文化季懷舊觀光列車$100元(勝興-泰安),不過這次只有一張車票而已,不像上次一樣還有提供紀念車票與蓋紀念章,有點小失望。
提早了快一小時抵達三義車站,同學們就在附近逛逛。
三義火車站旁一間民宅的牆壁裝飾吸引我的注意。
10:15就聽到車站廣播要乘客可以開始往舊山線專用月台前進。
10:30準時開車,同學們都很期待今天的行程。
縱貫鐵路舊山線自1998年9月23日最後一班列車後停駛後,終於在2010年6月5日復駛。
今天要搭乘的火車是無冷氣且窗戶需要用力往上拉的才能開啟的老火車,印象中這是我國小時後的產物。
一進入車廂中兒時的回憶就像是在放電影一般的一幕幕出現在我腦海裡。
舊山線鐵道復駛後北起三義、南至舊泰安車站,沿途經過勝興站、龍騰斷橋、泰安站等,全長約13.5公里,3個車站、4座鐵橋、8座隧道。
看似快速前進的火車其實比陸上的機車還要慢,幸運的是兩站距離不遠,經過15分鐘後就抵達了勝興車站。
由於當時附近有16座蒸餾樟腦的腦灶,所以舊名為"十六份",於民國四十七年二月十日起改名為勝興站,海拔402.326公尺,是西部幹線最高的火車站。
在勝興車站我門有2個小時多的時間可以慢慢逛。
一下了火車買上就看到這迷你版的舊山線,不過可別看它Size迷你,小歸小一次還可以搭載10名遊客的。
搭乘小火車可視需要另外在買票的,同學還差點拿早上的票來乘坐,不然就鬧笑話了。
軌道兩旁的店家都很有特色。
夜晚後想必這裡應該會很熱鬧。
店家賣的特色明信片。
之前是趁著舊山線停駛時來參觀的當時隧道內還有展示一些鐵道的歷史資料。
同學要拍團體照時(當時的姿勢是坐在鐵軌上)原本是想在場的一名鐵道警察幫忙拍,熱心的警察告訴同學在鐵軌上拍照最好是用站的,有些姿勢在警察們眼裡是比較不適當的(如:趴著、躺著)。
前站街上還是比較熱鬧,除了有些民俗表演外還有許多的客家美食。
位於勝興車站的薰衣草森林。
今天中午是選擇勝興客棧用餐,主要原因是剛剛經過店家時就聞到一股引起我食慾的飯菜香。
店內用餐區的懷舊復古式裝潢。
竹片菜單。
6個人點了5菜+一壺紫蘇飲料,店家有提供免費的白飯與地瓜簽稀飯。
柴魚山蘇,山蘇非常的嫩而且也是今天點菜中最清爽的一道。
米醬肉,筍絲有入味,肉吃起來很嫩不柴,肥肉不敢吃,上面的醬料有些鹹,印象中客家菜是屬於較由且重口味的。
炒客家粄條,板條Q很有咬勁。
客家小炒吃起來的味道就淡了些,。
客家豆腐,是用新鮮的豆腐皮+香菇+九層塔一起快炒,味道很香很下飯的的一道菜。
吃飽喝足了準備前往下一站泰安車站,前往泰安的途中會遇到很多的山洞,每次經過山洞十大家都會閉氣或是拿毛巾摀著鼻子因為火車燃燒的廢氣都竄進車廂了。
從火車上拍大安溪鐵橋,大安溪鐵橋曾為日本政府運送物產及南北間聯絡橋樑,結構設計結合力與美,目前碩果僅存的唯花樑鋼橋(全長637.79公尺),其下部結構是混凝土砌塊石沈箱,橋座是磚角石構成,為罕見之交通工藝品,遠處觀望氣勢雄偉,橋下為石頭與綠草妝點,秋日時節頗有蕭瑟之感。花樑鋼橋將列為縣定古蹟。
魚藤坪斷橋(龍騰斷橋),這座斷裂的紅磚拱橋係日本人於一九○五年左右所建,當年建造此橋的師傅均為請自中國廣東,日本人對品質管理極為嚴格,整座橋純由紅磚水泥所砌成無半截鋼筋,但結構卻非常嚴密而牢固。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清晨,震央在關刀山附近,三義地區受災慘重,巍峨的山線鐵路龍騰溪橋,完全震毀,震後,在原橋的西側,另建新橋,遺下拱型橋柱,挺立在烈日風霜裡。
13:25抵達泰安車站,泰安舊山線於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底隨著西側新山線的竣工而開始停駛,了讓後代子孫能了解當初泰安舊火車站的興起歷史與沒落背景,在2010年6月5日復駛。。
泰安車站是全台唯一柱子全都是使用鐵軌做成的車站。
大家先前往台中縣震災復興紀念碑看看拍個照等等在去看很特別的泰安車站。
日治時期,從三義至后里這段泰安鐵道仍擁有大量的火車流量,人車鼎沸,直到西元一九 三五年,日治昭和期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大地震,后里鄉正好位於震央上,造成火車站旁的山林大量坍塌,掩埋了三千兩百多條的人命。
後來經搶修後於在昭和十三年七月十五日恢復通車,為了紀念當時的罹難人員,因此設立「台中縣震災復興紀念碑」,碑下還刻有以日文作為記載的碑文,詳細描述當時此事件的經過。
鐵路飯館。
泰安車站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它建造在鐵軌下方。
泰安車站現在是台中市市定古蹟。
很順利的結束了今天的行程準備要搭車回三義站,在回程的途中看到天空已經黑了一大半,到了三義車站一出來沒都久就開始滴雨,真是慶幸老天的幫忙。